当前位置: 首页 > 感恩培养 > 提高对感恩意识培养的认识

提高对感恩意识培养的认识

2012年04月25日 22:12:42 来源:鞍山市台安富家小学 访问量:702
在素质教育日趋主导的今天,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乏一部分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孝心和恩情,对父母的付出与关爱不理解。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为了“学习”付出了巨大的生命成本,却有很多应该学的东西没有学到,我们的校园教育一味追求以“才”为本,而非以“人”为本,一味希望培养学生成“才”,而非培养学生成“人”。
    1.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培养感恩意识的土壤
    社会环境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土壤,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当前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现象和负面榜样是学生道德不良的重要影响源。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市场经济体制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泛滥,造成了青少年感恩文化的断层。此外,受全球化带来的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一些人盲目地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片面地理解所谓“自由”,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还有,尽管是个别现象,但一些“以怨报德”、“善无善报”的事情一经披露,严重挫伤了人们热心助人的积极性,使人在感恩路上望而却步。总之,一幕幕丑陋的社会现象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感恩心,并消解家庭、学校教育的积极成果,青少年难免会受到感恩意识淡漠的感染。
    2.家庭不良环境或父母重智轻德错误思想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从专制、拒绝、放任、非道德的父母教育方式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更大概率患心理疾病。从孩子出生直到十二三岁,父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榜样。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是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的关键因素。我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正是他们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造成“爱的超限”效应。家长一味甘心为孩子默默奉献,对孩子所应给予父母起码的感恩和爱心毫无要求、不给机会甚至间接阻挠,埋没扼杀了平时生活中孩子的感恩言行。长此以往,导致孩子感受不到幸福生活得来的艰辛,体会不到他人付出的恩情,觉得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应当,变得自私、冷漠,甚至恩将仇报,引发诸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3.学校重知能、轻品德的教育偏差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把文化课当成了惟一,德育课成了绿叶,这使孩子们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高校则以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尺度,德育老师不但数量少,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大学生几乎进入了情感疏导的荒漠。中国传统的育子观念造成了中国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普遍较差。在西方国家,无论贫富贵贱的孩子,在年满18岁后都是以仍需父母供养为耻,而中国的学校和社会提供给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机会有限且选择面不广,在大学生群中没有形成共识,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把成年后向父母伸手当做“理所当然”,感恩无从谈起。
    4.学生个体认知偏差,缺乏自我批评
    感恩是个常识性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仍不懂得这一点?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徐翔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孩子们从小对感恩教育的缺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他们总是要求别人做这做那,对自己要求却很放松,遇到一些挫折,就满腹牢骚,抱怨社会、集体对他们不公,却很少反思自身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如何完善,当然也就很难弄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
    加快感恩教育重构的途径
    当今中外教育界对感恩教育已经高度重视,我国有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如上海《中学生守则》将“学会感恩”列在第六条;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在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时表明,将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北大认为,孝敬父母、感念亲恩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一个没有孝敬父母之心的人,很难想象能够做出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重拾“感恩教育”,是人性的需要与回归,也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学校必须将感恩教育作为青少年德育的重要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以点及面,营造社会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感恩并非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社会的一些不良环境习染熏陶,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净化社会环境,优化教育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报刊、媒体、广播等舆论阵地的作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大力宣传科学理论,开展感恩教育宣传。加强网络及影视作品管理,多拍名剧精晶,教育学生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渗透腐蚀,避免少数粗制滥造的网站内容、影视作品等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垃圾”。
    2.从小落实,发挥学校感恩教育的主导作用
    作为学校,要加强校园感恩氛围的建设,优化感恩环境,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制止校园不良风气。教育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端正心态,发奋图强。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师生的平等互动、促膝谈心,聆听学生的心声,并通过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鼓励教师与困难学生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活动。应该将“感恩”教育进一步引导到“感恩祖国”、“回报社会”这一层面上来,激发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努力为国家作贡献。
    3.加强沟通,改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重要前提
    在一项缄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研究中,“自私,不知道孝敬长辈”被列为当今少年儿童的缺陷之一。孩子的缺陷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的失误。家长应该明确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求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良心,什么是独立、坚强,如何和谐与人相处、懂得感恩,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一些做人的准则和道理,让孩子明白一个有良好品行的人才可能广泛地被社会接纳,才可能长期获得成功。
    4.注重实践,搭建复合型的实践平台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让学生心灵上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行动,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教育,而不是流于形式主义。因此,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各种形式结合的正面教育、事迹感染、氛围影响的交融体,只有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才能为青少年搭建良好的感恩教育的实践平台,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
    5.制度为本,构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
    感恩教育是不能仅靠几次活动就解决问题的,必须努力构建感恩教育的新型长效机制。中小学要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感恩教育的正面引导。高校可以开发感恩评价体系,将大学生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以考核的指标,并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社会也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宣传感恩文化,表彰感恩事迹,如中央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杭州市“感动你的恩师评选”等,在物质和精神上奖励施恩者,使施恩者产生自豪感、满足感,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   
    今天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感恩文化,更要结合时代特点赋予的新伦理内涵。感恩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过程,更需要中小学、高等学府、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应当让更多的人来感恩、施恩,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服务社会,传承美德,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编辑:吴金环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鞍山市台安富家中心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富家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