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
基本信息 | |||
姓名 | 杨双嘉 | 联系电话 | 152****7628 |
学段 | 小学六年级 | 展示单元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单 元 教 学 设 计 | |
单元名称 |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 |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内容属于“家国情怀”部分,对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中“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设计了《探访古代文明》、《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两课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差异与人类文明的联系,感受和了解人类共同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懂得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多样的自然环境,懂得人类文明史是人类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做出了独特贡献。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珍惜文化遗产,懂得文化互鉴的意义。萌发文化自信的民族自豪感。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是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及其意义,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而第一学段则要求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第二学段则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单元目标: (1)了解人类早期的文明成就,形成尊重、欣赏人类文明的思想态度,初步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感受生活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形成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观念。 单元重点: (1)了解人类早期文明成就及古代遗迹,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 (2)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起源及文化发展的作用。 (3)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 (4)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单元难点: (1)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做到“知行合一”。 (2)理解文化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3)学会处理文化差异。 | |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依据课程标准中“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的要求设置。本单元第6课设置了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早期文明发祥地”,主要展示了四大早期文明;第二个话题“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介绍了世界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展现了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本单元第7课设置了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介绍了地球的海陆格局、地形、自然景观;第二个话题“多彩的世界文化”,以世界各地不同的舞蹈、见面礼、建筑为例,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三个话题“尊重文化多样性”,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差异,学会尊重差异。 本单元安排四课时进行讲解。 任务一:《探访古代文明》分两课时进行讲解,对人类文明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古代中华文明的巨大成就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觉珍爱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感。探究人类早期创造的文明成就,可以让学生懂得人类文明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活动1:小小考古学家 通过看地图,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重要发祥地,寻找它们的共同之处;通过探究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住、食、用等方面的特点,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在建筑、农业、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活动2:人类文明我发现 通过看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在建筑、农业、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活动3:文化遗产分享会 任务二:《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分两课时进行讲解,感受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一探究文明古国留下的众多宝贵文化遗产一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学生课下结合自己探究成果,设计制作“文化遗产电子名片”,集体交流分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人类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现实,让学生初步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形成尊重文化差异的观念与态度。 活动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定位于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进而感受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及自然之美。可充分利用世界地形图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差异,体会自然之美。 活动2: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定位于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丰富世界文化的角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料的方式,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情况,以此为例,启发学生思考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对丰富世界文化的意义。 活动3:世界礼仪达人秀 学生通过课下探究,了解各国礼仪。课上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家扮演礼仪达人,教师创设多种情境,学生现场演示各国礼仪。集体交流总结,引导学生在文化交流中,懂得相互尊重,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 | |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 ||||||||||||||||||||||||
课题 |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 | |||||||||||||||||||||||
1.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呈现人类早期文明和世界遗产的,从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历史性,本单元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所以本节课是本单元核心素养中重要的部分,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及其意义,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感到自豪。本节课要求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 | ||||||||||||||||||||||||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人类文明、世界文化已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但在内容上并不系统,在思想理念上也尚未形成明确的价值判断。因此,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历史观、文化观,认识到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虽然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性,但仍有一些共同性,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学生不仅需要对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有初步的系统认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多元文化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尊重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平等对待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 ||||||||||||||||||||||||
3.目标确定 1.初步了解世界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 2.让学生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中重要发祥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学生通过学习懂得文明发祥地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贡献和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 ||||||||||||||||||||||||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和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对我国文明发展史的作用。 难点:感知古代文明成就,感受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 ||||||||||||||||||||||||
5.学习活动设计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 节 一 :导入新课 | ||||||||||||||||||||||||
教师活动 展示探索古人类文明的创造者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放眼世界我们会发现人类拥有许多的文明成就,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人类的早期文明吧! | 学生活动 欣赏感知视频,了解世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
设计意图 从享誉世界人类文明创造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 ||||||||||||||||||||||||
环节二 :讲授新课 | ||||||||||||||||||||||||
教师活动 活动一:感知大河文明 1.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图 思考:(1)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在哪些地区?他们有什么共同体特征? (2)为什们人类早期文明离不开大河流域呢? 活动二:中华文明的摇篮 分别出示长江和黄河的航拍图,让学生分辨哪条是黄河?哪条是长江? 师: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被称为“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活动三:小小中华考古家 学习探索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文明 1.观看黄河流域半坡人介绍视频 2.观看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介绍视频 3.列表整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小结: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莫定了重要基础。 活动四:自主学习探究世界早期文明 本环节以小组合作形式自主探究 过程: 1.学生分为三组分别代表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 2.请学生参照46页书中内容自学学习资料和素材,并在小组内谈论收集到的资料,也可以将自己以前知道的资料进行分享。 3.引导他们进行提炼归纳和整理“本河流域”的特征。 4.以“我是xx河流域”的代表,我向大家讲述我们的文明为题进行汇报展示。 5.师生共同汇总四大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共同欣赏文明古国的图片材料) 师小结: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探访了发祥于大河流域的人类早期文明,在走进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早期古代先民实现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感受到了先民们的无穷智慧。我们还通过其他文明成就,体会到他们的灿烂辉煌的文明,明白了人类古代文明是由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激发出你们心里的探索之火,要明白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开展探索之旅,下课。 | 学生活动
通过分布图进行对比,能够找出各河流域与其相对应的发祥地。
根据常识进行分辨并牢记
了解母亲河缘故
带着表格任务,认真观看视频,注意搜集和整理数据。
通过对比分析深入了解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文明
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完成表格
聆听讲述
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自学,抓住每一大河流域的核心文明。
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选代表进行发言
通过欣赏更深刻的感受到四大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类无穷的智慧。
聆听简述
根据自身的优点或者兴趣爱好大胆想象并发言 | |||||||||||||||||||||||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大河流域对文明发源地产生作用。从母亲河说起中华文明的起源,引导学生热爱母亲河。因为是远古时期的文化,生动的视频讲述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远胜于枯燥的讲解。 列表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有说服性。老师用简短的总结语概括古代劳动人民为后世文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们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先进之处,二则让学生们积极展现、发现自身的优点,未来才能更努力! | ||||||||||||||||||||||||
延伸活动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项感兴趣的早期文明取得的成就进行深度探索,开始你的探索之旅吧! | ||||||||||||||||||||||||
小结 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 ||||||||||||||||||||||||
6.板书设计 第六课 探访古代文明 孕育了 大河流域————古代文明 | ||||||||||||||||||||||||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基础知识部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与难点的知识点有所掌握,本环节我采用的是分组进行书面测试的形式。学生做到全员参与,并分成了三个小组,成绩好的学生为组长负责本组的作业。这样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中等生和学困生则会主动去问组长自己做错的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书面测试题以填空为主。学生大概用10分钟完成本环节的作业内容。 二、拓展思维部分:本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认真利用自己擅长的兴趣爱好完成本环节的作业,可用绘画中认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通过本环节的作业,学生可以将本节课学到的重点难点的知识做一个汇总,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本环节我设计10分钟的自由创作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两个环节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优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中等生和学困生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设计拓展思维作业时我遵循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积极主动,学习过程就会轻松而有成效,在完成作业时就会积极认真。 | ||||||||||||||||||||||||
运用地图+图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同时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做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PPT,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展示等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自主探究。 本节课通过学习知识,课堂最后,让学生通过前面老师讲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世界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明白,人类要通过学习、探索发现才能进步,明白探索对于人一生中的重要性。人需要不断的探索终身探索,紧贴老师的教学思路。 | ||||||||||||||||||||||||
9.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后我进行深入的思考,课程可在以下三方面改进: 一、加强学生课前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可以分为课上和课下两种模式,六年级的学生有能力完成课下探究活动,对于教课书知识可以通过自学探究、查阅资料掌握。 本课中课程知识是观察地图认识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中国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对于中国“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深入了解。 二、感性素材的精心设计 感性素材的运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有趣味性,应用要符合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情感性原则。因此,本课知识与现实较远,但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可以选择创设情境的方式: 1.利用情境导入课程 我在引入新课时课件中出示的图片是雅典神庙、露天剧场、金字塔等建筑,这些古代建筑与农村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很难引起共鸣,这是就需要发掘生活中相关的素材或收集与众不同的图像激发学习兴趣。 2.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文明发祥地都具有大河流域的特点,本季节农村正值农村小麦作物浇水,学生对于水源在于农业中的巨大作用体会深刻,容易理解大河流域是文明发祥的原因。 3.情境创设生活化 在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中的农作物主要是稻米和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学生从分析南北作物特点区别两处遗址的分布区域。再进一步推想出相应的农作物工具和不同的特点。 三、感性与理性素材融合教学 合理运用感性素材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还需要理性的控制,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目标的范围内,所以融合使用感性素材和理性素材才能即达到课堂活跃的氛围,又能通过这种氛围完成教学目标,否则形式大于实用,课堂活动热热闹闹学生却一无所获。 | ||||||||||||||||||||||||
10.学习评价设计 《探访古代文明》一课中基于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和课堂资源能力不强的学情,围绕核心素养精准设计,开展有效学习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探究等形式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激情的项目研学,习得严密历史思维,在小组合作中精选资源,激发持久探究热情。六年级学生处在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的孩子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但课堂中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稍微消极对待,主要表现为善于自行解决自己认为可以解决的问题,对老师的交流讨论有着自己的想法,又由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整体偏于理性,课堂气氛自然显得不活跃,看起来则难以体现学习的快乐。但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进行舒缓和调节气氛,课堂中孩子们激发的探究热情是课堂延伸中最有力量的种子,会是热爱国家文化并肩负文化传承重任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