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作品 >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3年10月23日 15:52:34 访问量:85 作者:郝冰冰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的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只有小学生子在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心灵深处得到对美的感知和感化,才能保证小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表现的更为丰富多彩,可见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针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分析,帮助小学生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前言:新课标在当前教学工作中,明确指出了“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不断的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是一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兴趣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习作的方法群体。

1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的发展现状

西方中世纪人们渴望成为圣徒,那时所谓的理想人格主要取道德维度,侧重于持善:现代社会崇尚智慧、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的需要,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智力超群者,侧重于寻真。这两类人格其实都不是健全的,今天的有识之士普遍感到必须执两而用中[1]。审美恰好具有中介性质,它总是潜在地引导人们扬弃单向度的追求,培养和造就完整的人格,这种人格既享受感官的快乐,又热衷于认识世界,且保持道德良知,具有崇高的信念。或者说,审美人最为全面地占有人的本质,持善。从小学开始建构一种怎样的审美能力教学方式,应该是值得研究的。因此将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和国内外审美能力教学发展趋势对小学美育的审美能力培养应具有的特征、具体实施的方法作出探究。

2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的意义和作用

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教育,给它以独立的地位,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德国著名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美育的综合中介作用,他认为美是真与善的桥梁。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被提升到“综合”与“完成”的高度。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一个君子的培养,要通过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得到知识的启发,并通过礼仪制度的学习塑造人格品性,掌握行为道德规范,而最终能成为君子则要凭借乐教。古代哲人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作为现今的社会人,缺乏起码的感受美丑的能力,那他就不是一个有文化的文明人。

3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的内容

3.1 审美能力的自由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2]。例如:在欣赏徐悲鸿的《群马》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作者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作答时大家基本能各抒己见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鼓励学生的审美自由化,可以启发学生们对审美意境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2 审美意识的健康化

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时,求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现实则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真善美是美的特殊形态,真是美的原因,善是美的内容,美是真善的形式。∞我在这所论述的现实是指,现实社会的真实状态。因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更是~种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的再现。脱离生活的作品是空洞的乏味的,在实践中处理审美特征与真实的关系是使本文更具实用性;所以,审美能力教学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状态进入,会使教学更具可行性。例如:体会一棵树的美,从整体看它是郁郁葱葱,再进一步观察它的枝干、树皮的机理,树叶的纹理是怎样进行排列,叶子里的纹理疏密变化又是按怎样的顺序……这样循序渐进的,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一个真实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中,得到从发现、认知上升到理解,最后才能评价表现。

4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的具体方法

4.1 实现观察审美

无论观察哪一类美,都要制定计划,即确定观察什么,从哪几方面观察,先观察、后观察,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要充分调动各种审美感官的能动性。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角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绘画就水到渠成。例如:《校园里的花》一课,先让学生看看校园里各式各样的花,再看看画家笔下的花,最后看看以前小朋友画的作品。进行比较,感知画面的处理、提炼,创作作品。

4.2 实践审美法

在美术专业写生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强调绘画中的“感觉”,让学生只要跟着感觉画就可以了。这使学生的观察往往停留在一般的感觉上,其结果是学生只凭经验或一般概念入手,达不到训练El的,其教学效果令人失望。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感觉”只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最简单、低级的心理现象。学生对写生对象的这种“感觉”,即简单注视的认识,反映出特定条件下写生对象整体形状的特征,而对物象形状的结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生对象与环境的关系等却不能把握,更不能分析形体的穿插和透视,而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理性的分析和思考[3]。例如:学生写生时的观察不是消极的简单注视,而是伴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要对写生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形体的穿插、透视、构成以及组合关系,提炼和概括形体的明暗、色彩等视觉要素。

4.3 抽象审美法

抽象是外来语。在艺术中的抽象最初只是对具象的概括和提炼,使得画面消解了具体的轮廓和细节,变得高度象征性。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牛》和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来理解西方人的抽象概念最初的含义。例如:给孩子们欣赏大师的作品蒙德里安《构成》,采用的方法同我自己的相同,也是先给他们看画,但不告诉是画家的作品,“这是谁画的?真好玩。哈哈!”“我家好像有这行的画~‘我家还有这样的床单呢!”大家七嘴八舌,班里顿时炸了锅。“大家静一下,这时一幅大师的作品,真的老师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怀疑过,可是没错他的名字叫构成。”班里渐渐安静下来,是的这不就是别人不敢想也想不到的吗?有人在这么说。终于孩子们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地欣赏。

5 总结

小学审美能力培养正是本着符合儿童心理,激发儿童兴趣,让儿童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不断的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朝阳.探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华少年,2017,(25):212-213.

[2]钟兰萍.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丝路.2017,(14):123-123.

[3]翟笑耘.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时代教育,2018,(2):181-181.

编辑:郝冰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鞍山市台安富家中心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富家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